【独立新闻在线专栏】总检察长办公室目前应该弥漫着一股怪异的气氛。堂堂总检察长最近被行动党国会议员林吉祥点名道姓,要他因破坏司法公正而减薪10元。这名常常大言不惭的总检察长这次竟然不吭一声,也不反驳前高级警官对他的指控。
事由前吉隆坡刑事调查主任末再因(曾担任“黑眼圈”案查案警官)发表公开信指控前警察总长慕沙哈山和总检察长阿都干尼(右图)于1998年涉嫌操纵及篡改证据,力证警方并未说谎。
根据《联邦宪法》第145条款,总检察长乃由国家元首根据首相的建议委任,而且必须拥有与联邦法官相等的资格,必须执行内阁和国家元首指派的任何工作;他也有宪赋权力去提控、开启或中止任何审讯。
总 检察长既然拥有控与不控的权力,关乎着全国各个执法单位包括警察、反贪污委员的名誉,总检察长可以代表政府提控犯罪人士(大人物也难以幸免),原则上他必 须独立、公正,维护司法。《联邦宪法》规定总检察长人选原本由司法与法律服务委员会(Judicial and Legal Service Commission)物色,但是,1963年修宪后,总检察长变成是由首相选出来的。
总检察长是首相千挑万选相中的“臣子”,再大的天塌下来,也有内阁部长帮忙顶住。
掌 控司法大权的总检察长被爆出了大乱子,结果,由联邦政府指示两名看来非主流的内阁部长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及新闻丶通讯及文化部部长莱士雅丁针对1998年涉 及前副首相安华的黑眼圈事件,传召总检察长阿都干尼问话,两名部长要给首相面子呢?还是要给总检察长面子?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当年的首相马哈迪的默 许,这两名司法、执法部门的大头竟斗胆给假料?
反贪委得看总检察长脸色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恶果连连。前交通部长陈广才在125亿元的巴生港口自贸区丑闻中,非法发出三封支持信,涉嫌犯下失信罪,可是却没有受到对付,总检察长阿都干尼也似乎放他一马,既往不究,摆明知道有人违反操守,却闭一只眼。
日 前,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顾问团成员彭茂燊(左图)也委屈地为反贪污委员会辩护,他说,由于总检察长迟迟不提控,我国至少有四宗由反贪污委员会 (MACC)调查的案件最终成为悬案。除了上述的巴生自贸区丑闻之外,还包括前雪州大臣基尔(Khir Toyo)2400万元豪宅丑闻(编按:基尔终在12月6日被控)、 全国旅游局总监米尔扎(Mirza Mohammad Taiyab)在被控使用公款做牙科治疗一案宣判无罪之后一宗部长涉及的案件遭销案。
如果事实真如彭茂燊所说,那么总检察长也是倒着反贪委 的米。反贪委的形象名声在赵明福坠楼事件后,名望跌至无底洞,就算查了案子,有了证据,最后还是得看总检察长的脸色。而总检察长似乎无意协助重振反贪会的 声望,反贪会又无适当管道可以投诉总检察长,无论反贪委招募多少能干的新人、多么地多元种族,无论这些新官员如何地壮志凌云,恐怕也是越做意志越消沉,最 后变成做三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橱窗。
“上梁不正”,总检察长的荒唐事非缠身,除了影响反贪污委员会的正常作业,对“下梁”另一个执法单位也难免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为展示威严而狂发死亡警告?
武吉安曼警察总部的警员最近在一项煽动法审讯中供证时揭露,2008年和2009年间,分别有82人和88人死在警察枪下,这两年的数字是2001年的17倍。
警 方常常以“自卫”而任意开枪。最巧合之处是,几乎每宗家属投诉的枪击死亡案,警方都会从死者的车上“发现”巴冷刀或大砍刀,而死者都是头部中枪毙命。其中 较为引人瞩目的有雪州14岁少年阿密努拉希、16岁的莫哈末沙米尔被指为“油站劫案老手”、柔州19岁青少年莫哈默阿兹斯和印裔青年阿古斯丁遭警察枪杀案 件。最新的一宗案件是吉隆坡一名小贩被误当毒贩而遭便衣警察连开四枪。
为了防止“巴冷刀”的攻击而自卫开枪狂射这一举动,并没有让我们的警方变成维护治安的英雄,反而看起来更像是被挑衅的警员,为了展示威严而发狂地行使死亡警告。
面对心碎的家属及社会人士的责难时,前警察总长慕沙哈山竟恫言“若不要警察执法就说吧,我可以撤回上街巡逻的警员”的言论。结果,这番言论当然让人反感。大家并不是不用警察执法,而是质疑警方开枪时,是否违反法律、条规和《总警长指令》,为什么不能击伤身体其它部位?
一 名退休警员曾对笔者说过,警方开枪以击毙嫌犯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警员的行动以案发当下的判断为准(如果你表现得像凶徒或惯犯,就必须付出代价,像14 岁少年阿密努拉希);其二、活捉需经历冗长的审讯时期,直接击毙嫌犯或歹徒可以节省许多资源,因此一些无辜者若上了匪车,遇上警方准备出击的时候,也会被 当成“同伙”,一起歼灭,这可让总检察长省下许多工作。
听起来,这类执法原则就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完全符合我国这个典型不尊重人 权、草菅人命的国情。若有一天,像我们这类一介草民走在路上,在还分不清楚对方是便衣警察还是歹徒的情况下,突然被警方认定你是抢劫犯、杀人犯,他一枪要 了你的烂命,你也只好认命,或等来世报仇。
一枪要了你的命还不要紧,最麻烦的是用《紧急法令》把你关在柔佛州新邦令金扣留营。这个法令允许警方在未经过审讯下扣留“被怀疑涉嫌罪案”的任何人,并可以扣留长达60天,并在内政部长的允许下延长扣留长达两年或更久。
《紧急法令》违反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赋予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如果被嫌疑涉嫌任何罪案,应该受法律制裁,而非当权者自行制裁嫌犯,并利用防范性法令逮捕任何人。
更不用说《内安法令》,也是允许无审讯扣留的恶法。1998年9月,社运分子阿都马烈胡先,因参加“烈火莫熄”运动,在《内安法令》下被无审讯扣留。他指出自己在盘问期间被强行张开嘴巴灌尿、生殖器官被硬物殴打,甚至被迫在冷气房中赤身裸体时遭泼冷水,生不如死。
官官相护卸责
警 方任意妄为的情况几乎让人分不清他们是人民聘请来维持社会秩序,还是合法开枪的黑社会?全世界的警察暴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高级警官或政府官员总是盲目 地捍卫自己的同僚,拒绝考究警员或许太快行动或是毫无根据动用武器导致伤亡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底下,我们的议员们叫警察暴力的受害者去报警,然后促请“警 察调查警察”这种方式真的是在开玩笑。
若我们要给犯错的年轻生命多一次机会、要超渡扣留所内无故丧命的亡魂,并且维护警队中尽责优秀警察的名声及尊严,政府必须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曾建议的独立警方投诉及违例委员会(IPCMC,投委会),来处理、监督、调查针对警员操守的投诉。
国阵领袖任内若依然无法大刀阔斧地改革我国如此千疮百孔的司法及执法制度、单位,我们必须为了捍卫自己与家人生存的权利,把新政府送入布城,而新政府一旦入主布城,必须将此列为首要兼紧急任务,否则,社会秩序的混乱只会更加惨不忍睹。
这个民联州属自2009年7月执行“每星期一无塑料袋日”,到2010年1月1日进行每星期一至三“无塑料袋日”,一步一脚印,自十月为止,节省了至少3200万个塑料袋。
唯 一不同之处是,联邦政府规定商家征收20分的袋子,必须是可生物分解。本地塑料回收商对于联邦政府推广可分解袋子存有隐忧,由于不像国外拥有“可分解塑料 认证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对精密的技术来辩别可分解及不可分解塑料,他们担心可分解塑料会破坏塑料回收再制造的生产链。
减塑可说是最有影响力的环境行为,但也只能算是环保的一部份,若硬把“减塑”定义为环保的全部则是非常狭隘的。减塑的背后,其实是现代商品生产过度包装、如何整治废料(资源)的问题,也是检讨众人消费行为的经济哲学。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席,都只是让减塑的努力事倍功半而已。
他们示范一个家居如何达致“零垃圾”,每一、两个月才有一包垃圾,也在自己的住宅区推行垃圾再循环,并且将售卖可循环物品的所得收入,捐给老人院、孤儿院以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些社区在聆听过他们的演讲后,也自动自发组织起来,进行类似的工作。
在民间的教育醒觉工作背后,政策的制定是改变人民思想行为的一剂强心针。联邦政府于2006年决定委任三家废料管理公司接管马来半岛的固体废料管理,我却感觉到,年复一年,坐上那个位子的部长好像总是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着手。
一旦地方固体废料管理收归联邦管理,地方政府再也无权插手。国、州、市议员担心,联邦委任的废料管理公司无法有效地处理这项最重要的民生课题,害他们反过来被不明就理的选民责骂,到时就是名符其实的“黑狗偷吃,白狗当灾”,为此,槟雪两州民联政府还在举棋不定。
十多年前本南人为了捍卫森林,与巴贡水坝、伐木活动对抗,甚至穿着传统服装到国会请愿,为当时的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东马的窗口。但是,这群“东马土著”争取权益的故事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接 应我们的老爷普腾赛佳穿越在乡区的长屋之间,通往长屋的道路可说是颠簸不堪,在大凹泥泞洞的面前,我们都建议那位伊班裔领头不如隔天再来,毕竟在那种叫天 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如果小小车轮卡在泥泞里,可不是小事。他却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一踩油、摆一摆驾驶盘,老爷赛佳顿变“四轮驱动车”,车子摇一 摇又过关了。
砂 州占地12万4450平方公里,官方人口记录只有约240万,可谓地广人稀,人民也非常关注对土地的拥有权。伊班人的原住民习俗地近年来一直受到官联财团 的不合理的收购、侵犯,我认识的一名伊班同胞原本拥有四公顷的习俗地,三年前被政府以“合资计划”的理由转换用途后,三年后却只得到4元80分的“红 利”。
很 多人对于执法当局、检控单位对上述言论所持的多重标准感到愤愤不平。无论是双重标准、或是偏袒一方、或是纵容一方,对另一方都是一种挑衅。一些人则对种种 伤害本身族群、宗教的言论、做法感觉心痛、很受伤,或者觉得受到威胁、草木皆兵,种种迹象也不禁让人回想1987年茅草行动的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
面 对颠三倒四的言论,但愿人们能以一种超然心态,当做笑话来看。一笑置之,不是阿Q,不是不在意,反而是要多多学习,寻找历史真相、认清哪一些人在胡言乱 语,时机来到,让他们变成过时的代名词。历史证明,沉默不是金,沉默肯定无法改变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制度,所以人人都要学习表达、抗议。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长莎丽查提呈建议,若弃婴行为导致婴儿死亡,当事人将在刑事法典第302条文下被控杀人,其刑罚就是死刑。目前,警方仅是援引儿童法令调查弃婴问题。
偏偏为杨伟光求请、反对死刑者从伟光悲惨的家庭背景探讨他罪不至死,重视的是“生命价值”,虽然10万人的签名力量看起来仍像以卵击石山,但是大家仍寄望新加坡总统开恩。
以下是一则记者(以下简称“记”)赶在封岛前潜入东海岸海底与潜水区珊瑚礁其中一个家族(以下简称“珊”)进行的独家专访:
珊:我们喜欢阳光,因为要和身上的共生藻作光合作用。因此,我们会选择见得到阳光的海底,通常长在30-50以内的浅水区。海水的温度、硷度也最好是长期不变,20度C以上最舒服,你们国家的海水通常都是25—30度之间,增加1度就会要了我们的命!
记:这一轮的封岛行动会不会太迟?让能你们恢复元气吗?
记:平时你们一天要接待多少名访客?最讨厌哪一类的访客?
记:一些学者建议,从别的地方移植其它珊瑚的家族成员到那些珊瑚白化的地区,这样能够保住你们的血脉吗?
话说回来,这一次珊瑚家族大规模白化的现象是全球暖化的恶果,封岛就好像吃一剂感冒药,治标不治本。除非人类能够真正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奉行低碳生活,才能救到我们的兄弟姐妹。(记:低碳?) 什么?“低碳”你也不懂?你真的很OUT 了!不过,珊瑚家族再也不会相信人类了,看看你们,南亚大海啸过后,还不是一样继续砍伐红树林?自然界之神一次又一次通过大水灾、大旱灾来提醒你们也没 用,真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一想到人类恶心的贪婪及我们死去的亲人,我就说不下去了……
他曾表示,通过立法推动再生能源使用,估计可带动马来西 亚对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提高100倍,从目前的50兆瓦,大幅提高至2020年的2000兆瓦。
德国在2000年推出“可再生能源法令”,立法规定国内四大电流供应商必须向再生能源供应商购买电源,这就是当今被40多个国家及州属、省份采纳、被认为最有效的再生能源催化剂的固定电价制度,与字面意思不同的是,它不是一种“税”, 而是付给电力生产者的电价。
德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者在补偿政策下,可取得5-7%的回酬,并可通过20年取回成本。这种情况下之,如果可再生能源供应高达50%,传统电供公司将不得不逐步撤出它们的污染型发电厂。
漏出来的原油就这样白白浪费,它以油团或油、水、气的混合物在海底、海水中和海面上流动、凝固或分散漂浮。成功回收的原油不多,渗了海水的浮油需昂贵的回收器及处理过程。
人 们从历史得到教训就是人类从历史中得不到任何教训。每一次的漏油事件都为环境带来无可救药的灾害。无论科技如何先进,科学家面对污染海洋大面积油污也往往 束手无策,中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马永安指出,虽然海水本身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如果少量的漏油,经过10多天就可以自行消解。但墨西哥湾这场大 规模的漏油事故,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其对当地海洋生态产生的影响恐怕至少要花上十几年才能消除。
高 层为了节省时间,不听取油公司哈利伯顿的警告,必须安装21个巩固油井的扶正器(centralizers),只安装了六个。哈利伯顿警告,若不安装21 个扶正器, 包油管的混凝土可能会破裂。此外,BP为节省时间,也省去了一个测试混凝土巩固度的9至12小时程序。而BP工程师明知风险的存在,却无管道改变高层的决 定。
这 个时候,美国人对奥巴马的领导能力越来越没有信心,其支持率也跌至新低。危机也是转机的出现,奥巴马上台时对于能源革新的宏愿或许能趁这场浩劫跨出一大 步。他说:“这场灾难是痛苦的警示,提醒人们美国必须过渡到使用清洁能源的时代。虽然这样的转变成本昂贵,但是如果不摆脱矿物燃料,美国在经济、国家安全 和环境方面的长期花费,将远远大于向清洁能源转变所需的费用。”
美 国政府希望今年将收税额度增至每桶 0.09美元,同时提高政府为一起石油泄漏事件所能动用的基金金额,由先前10亿美元上调至15亿美元。新法案将向因石油泄漏事件生计受影响或失业的人提 供最长26周的失业援助,向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环境保护署提供资金,用以检测石油泄漏地附近受污染情况。
2010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Many Species. One Planet. One Future)”。
森林和海洋是多元物种最直接的联系。然而,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惊人速度消失,多元物种必须让路给种植业、农业中的单一作物,让人类继续发财。
但是,沙巴旅游、文化及环境部长马西迪曼军在致词中,却道出了沙巴州稀有品种野生动物如苏门答腊犀牛、矮象、人猿等正面临绝种的危机的事实。
我国在联合国承诺过会保留50%的土地面积为森林面积,但是,我们要保留的是野生动物的森林走廊,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袋状森林,更不是像柔佛州政府那样,连国家公园周围的缓冲区也砍个精光。
选委会本该是选举制度的“守护者”,然而,在我国这个变态的民主政 治环境里,选委会的各种做法,已经让它与反贪污委员会齐名,被喻为执政当局国阵的“爪牙”。
二、选民不知本身所属选区或投票地点被调动。在查询选民册的过程中, 无数的选民在获知自己已经不再是诗巫国席选民,而是南兰国席选民(Lanang)后,都大表吃惊,纷纷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随便把我调 走”、“他们调我走不用通知我的吗”、“要国阵包赢吗”、“我一家六口同一个地址,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可以投票”、“选委会真的很坏蛋”……选委会啊选委 会,如此不专业的调动选民的做法,不但让你们自己的公信力全失,甚至引起民愤,你们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当然,这或许可以归咎于年轻选民本身的被动及不关心的态度,但是, 选委会与其自艾自怜,四处唱说还有四百多万合格选民未登记,不如主动出击,在年轻学子常出没的地方如:大专院校,进行选民登记?槟城民联在五月初发起的新 选民登记运动,短短三天内就登记了一万名选民。
擅于混淆视听消息、断章取义、无中生有的《前锋报》,在槟州全马首个言论角落开幕的前一天,
原以为在国阵民联大斗法的情况下,坐拥石油黑金的国阵领袖会突然间来一 个急转弯,出奇制胜,推出比民联更胜一筹的政策,例如:宣布全体乐龄人士医疗全免、或者是每名乐龄人士马币500元回馈金……
巫统领袖还拿出计算机,算出乐龄人士的100元回馈金相等于每个月8 元33分、每天27分。昨天这场舌战晋入高潮,请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莎丽查发表哀悼论,对于槟州政府只给乐龄人士100元的举动感到羞耻,她甚至 对槟州乐龄人士的低微价值聊以哀悼(Takziah),看起来,她还没有反躬自省,找出自己被努鲁依莎打败的原因。
(一)大选时我派的不只100元:我国选举期间,金钱政治是公开的秘 密,派几百元给每个选民对财雄势大的候选人不是问题,我才不相信那100元回馈金有多少神奇?
近年来,该会配合环保意识在工商业界的抬头及市场形象的需要,也主办 许多鼓励私企界、中小型企业参与永续发展的活动及计划,例如:一年一度的新加坡环境成就奖、绿色办公室标志(
(三)工商业界:见习期间,我有幸参与绿色办公室标志(右图)的稽 查过程。新环境理事会委任一家稽查公司,派出一名稽查师前往申请者的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