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减塑行动的意义

【独立新闻在线专栏】槟州政府将在明年1月1日开始在霸级市场、超级市场、购物广场、连锁店等店面将执行“天天减塑”。

这个民联州属自2009年7月执行“每星期一无塑料袋日”,到2010年1月1日进行每星期一至三“无塑料袋日”,一步一脚印,自十月为止,节省了至少3200万个塑料袋。

过去两年来,加入“无塑料袋日”行列的地区包括雪兰莪、吉打、砂拉越诗巫、美里、沙巴亚庇。最近联邦政府也宣布将在明年开始,在霸市、超市及购物广场进行每个星期六“无塑料袋日”。

虽说州政府通过地方政府,在经营执照更新中加诸条文,希望通过立法传达讯息,加强市民醒觉,然而过去一年来,当局始终没有强硬执法,反而是让人民慢慢地去适应调整。

州政府在11月上旬州议会预算案前夕,召集了所有执行的商家。全体出席者举手表决一致通过,支持明年开始“天天减塑”。不少商家认为,反正加上联邦政府的“星期六”,槟城将会出现四天错开的无塑料袋日,为了避免让消费者的混淆,进而做出上述决定。

“减塑”是政治竞争的结果

翻 看联邦政府发给霸市、超市及购物广场的《无塑料袋指南》时,本来还期待联邦政府能改善一些民联政府州权限内做不到的问题,如:强制塑料袋收费做为慈善/绿 化用途、鼓励国内塑料袋厂商转型的奖掖,结果,实施模式几乎和槟城、雪州一模一样,包括:从大规模商家做起、要求签署意愿书。

唯 一不同之处是,联邦政府规定商家征收20分的袋子,必须是可生物分解。本地塑料回收商对于联邦政府推广可分解袋子存有隐忧,由于不像国外拥有“可分解塑料 认证管理机构”,也没有相对精密的技术来辩别可分解及不可分解塑料,他们担心可分解塑料会破坏塑料回收再制造的生产链。

无论如何,这是国阵政府和民联政府竞争的结果。如果槟城从来没有开始,马来西亚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落实“减塑”呢?

一 个秉持良好施政原则的政府,只能秉持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去推行、制订。很多地区推行减塑的目的,皆包括意识到提升人民关于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长远来 说,是点醒人民、加强环保意识(mindset)、改变生活行为的强心剂。因为环保的大道理说了一只耳进、一只耳出,还不如让人民“亲手”感受如何减塑、 亲身感受“少拿一个塑料袋”的感觉,身体力行。

反对减塑的人士所提出的论点其实全球大同小异,大部份都考虑到本身“不方便”的问题,如:自备购物袋很麻烦、没有塑料袋垃圾丢哪里?不用塑料袋换成纸袋难道更好吗?我国由于是塑料袋生产国,要如何解决塑料厂商的饭碗问题也成了我国要实施减塑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国情。

在 我国,即使是立了法,也必须要有执法的决心,当谈到立法、执法的力度问题,政府如何自欺欺人,读者心照不宣。因此,就政策推广而言,预料短期内减塑活动还 无法推广至小规模经营的商家、市集、郊区。因此,一些人担心推行“无塑料袋日”后,从此找不到塑料袋丢垃圾,这种忧虑几乎是多余的。

至于一些陷入“二元论”思考的人士,在辩论“到底使用塑料袋好、还是纸袋好”时?为何就不能想想第三种方法、第四种方法、甚至是第五种方法……?

检讨现代商品生产与消费

“减塑、减垃圾”就是双胞胎,因此,减塑活动必须包括垃圾分类及3R(不少组织甚至推广5R、7R,各自定义)。笔者在上一篇文章《唱不出戏的3R》中 介绍了槟城大山脚一对长期推广3R(减少、再使用、再循环)夫妇Don 和 Mylene, 过去14年来,不厌其烦地教人如何分类垃圾、怎样处理一堆在很多人眼里毫无价值的垃圾,包括旧报纸、压得扁扁的纸皮、账单、信封、洗得干干净净的玻璃瓶、 铁罐、洗发水塑料空瓶、用厨余做堆肥等等。他们身体力行,示范了如何在家居达致“零垃圾”(每一、两个月才丢一包垃圾)。

减塑可说是最有影响力的环境行为,但也只能算是环保的一部份,若硬把“减塑”定义为环保的全部则是非常狭隘的。减塑的背后,其实是现代商品生产过度包装、如何整治废料(资源)的问题,也是检讨众人消费行为的经济哲学。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席,都只是让减塑的努力事倍功半而已。

不 久前,笔者到美里出差时,向一名德士司机询及美里的“天天无塑料袋”活动。他毫不客气地说:“州政府到处砍伐森林、贪污、浪费资源,还要我们来做环保,保 护资源?这不是很可笑吗?……我从来不理,旧报纸丢掉就算了!”这名德士司机愤世嫉俗之余,却选择自暴自弃的生活态度值得同情,但是,这也说明,如果政府 一味地谈减塑,本身没有以身作则,好好治理环境问题,也将沦为典型的“懒政”笑话。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