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2010年6月19日《光华日报》)随着环保浪潮席卷全球,绿色消费意识也渐渐抬头,在90年代开始接受“环保风”洗礼的青少年,如今已经变成商品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消费者类型开始转 变,从原本不太注重产品标签,开始注意“绿色产品”(广义指对环境破坏较低的产品),经历多场环境灾难后,人们渐渐把“永续生活”看成一种生活态度。
槟城是个工商企业界相对蓬勃的州属,部分工商业者特别是跨 国企业、酒店业者,非常重视本身企业绿色形象,这从限塑活动及沙滩大扫除皆获得企业界的响应可以看出。
槟州水费全马最便宜,然而,水费低廉无助于控制人均用水量,更谈不上水资源保护,这让槟州政府及槟州控股水务机构在制定水费 政策时几经思量,决定征收水源保护附加费。
最近,两造更联手推展一项新的环境认证 - 节水认证(Aqua Save),正好呼应了槟城具前瞻思维的商业或非商业组织对环境认证的 需求,这项认证荣誉也有助于鼓励学校、商业或非商业组织宣导节水行为,进而影响每个人甚至全社会。
工商业、企业界人士渐渐意识到,除了追求商业利益,企业也 肩负维持环境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越来越多人借“绿色”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在市场上争取一 席之位。
《读 者文摘》去年10月针对亚洲8个地区展开“第12届信誉品牌2010”调查显示, 89%香港受访者力撑“绿色”品牌;79%受访港人表示愿意支付较高价钱购买环保产品,反映“绿色企业”及“社会责任”有效提升品牌的正面形象。而中国也 有89%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支付环保产品的附加值,这在被调查的8个亚洲市场中排名第一。
许多企业为了呈交上市报告或迎合欧美市场的需求,将绿色行动结合成为本身的企业文化,最终证明“绿色能赚钱”。一些企业在采取绿色策略如:节能、节水后,竟获得不俗的成绩, 不但降低成本,而且还增加收入,从而降低风险、改善效率或创造企业价值。
瑞 士的Scandic Hotel 连锁旅店在90年代曾亏损高达5000多万美元。在采纳了环境策略如:把小包装沐浴露及洗发精 换成固定在墙上的给皂器、每一间房实施垃圾分类、询问客人是否要每天更换床单等,结果三年内总耗电量共降低了24%, 用水量降低12%,垃圾量减少45%,最终转亏为盈。
为了奖励那些真正为维护环境付出努力的企业,同时,防止绿色标签被滥用,助长“漂绿” 行为(Greenwash),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政府机构、环境机构开始 研发各种各样具权威的环境认证机制。其中,最 广为人知的,就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内环境认证机制姗姗来迟,首相刚刚在第10大马计划中提及政府将大力提倡环境认证(Eco- labeling system)。
节水是环保的重要部分,由信誉良好水务机构鉴定申请者是否“节水”,相信这项认证的效益不只将直接反映在申请者的水费单上,还有助于提高受认证的组织形象。
我国在环境认证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能,单单在节水方面,如果联 邦政府属下的国家水源服务理事会(SPAN)能够利用本身的经费及实验室,效仿英、澳、港、新等国,开 发具权威的节水产品认证,相信这能为我国制造的用水产品提供新商机。
以 新加坡为例,除了绿色产品认证,他们也积极为学校、办公室、小贩中心、酒店等各行各业开发各种绿色认证。在这些国家,申请绿 色认证绝不是免费的,也没有现金奖赏,申请者还必须缴付数千令吉的费用。愿者上钩,从申请者反应来看,也显示出追求绿色荣誉者大有人在,获得认证的组织还 乐此不疲地把认证标志印在产品、门面、名片、招牌、宣传 手册等等,为企业塑造健康的绿色文化。
简单来说,生意人当然希望永远有钱赚,但 是,如果你做的生意污染了水沟、河流,到头来自己一家人把来自污染海洋的鱼儿吃 肚里,还要花钱去医病, 甚至连累整村人陪你受苦,这样一来,就不符合“永续”的道理。在这个“绿色”当道的年代,唯有搭上绿色快车,才能确保永续经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