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7

大自然的恐怖分子?

《独立新闻在线》专栏

【松声竹韵/邓晓璇专栏】近年来,环保界一直把一件令人又爱又恨的小东西当成过街老鼠,全世界各地更是对它颁布各种限制、禁令,俨然是大自然界的恐怖分子。

塑 料袋可说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便利。然而,由于它是如此轻盈,垂手可得,放在秤上面几乎没有重量,不小心被风吹走了也不会有人把它追回 来;它是如此地不起眼,踩在脚底下也绝不会有人会俯身拾起来。它的单位价格太贱了,购物中心往往以提供免费数千万个塑料袋为“必要”的服务也不会心痛。

十 年前,人们开始关注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威胁,由于传统塑料袋的使用量过于庞大,无论是最后送往土埋场或焚化炉,都将成为空气、水源污染的祸根。环保宣传片 也发表过河里的鱼类、海龟因误吞塑料袋窒息而死。塑料袋顽固的“永恒生命”、难以被分解、占用空间的弱点,早已成为人们如今处心积虑地要“解决”它埋下伏 笔。

世界各地为了解决塑料袋被滥用的情况,绞尽脑汁,纷纷推出不同的法规、政策:
国家、地区
法规、政策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利夫拉皮兹
消费者购物需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所有购物场所不得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达989美元(约马币3560元)
美国旧金山市
2007起零售场所禁用普通塑料购物袋
纽约市
2008年1月10日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各大商场和连锁店回收和循环利用它们向购物者提供的塑料袋。
非洲的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
禁用塑料袋
爱尔兰
2002年起每个塑料袋征收10便士
澳洲
先收费、后禁用
法国
以1欧元售卖用后可更换的购物袋,
2005年,国会议员一致同意在2010年全面禁止不可分解塑料袋。
不丹
1999年起禁用塑料袋
中国
2008年6月起,禁止商场提供免费塑料袋。
孟加拉
2002年起禁止塑料袋,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

除了政府扮演角色,主动制定政策、法规来解决人们滥用塑料袋的行为,一些霸级市场也希望在环保方面领航而推出各种活动,鼓励消费人自备塑料袋。例如:本地的Tesco向重复使用旧购物袋的顾客提供积分奖励、Jusco一个月举行一天不提供塑料袋。

以上种种措施,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界所推出的,都是为了改变人类的消费行为,节制人类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这些措施往往有下列显著的积极影响:

(一)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
(二)土埋场的塑料袋减少。
(三)民众的环保意识提高。
(四)改变民众乱丢垃圾的习惯。

我们为上述积极的影响鼓舞之余,也必须面对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棘手问题则包括:

(一)塑料袋厂商生意将大受打击
这几乎是每个商品的生产问题。为了追求利润而不顾环境问题的商品充斥我们的市场。除了生产,厂商其实应该为生命周期结束的产品进行“善后”。若仅仅关心使用塑料袋对环境的伤害还不足够,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件商品从生产或提取原材料,至产品生产、运输、消费,最后废弃后处理的过程中各各环节,是否对环境负责。生产者必须被鼓励回收自已所“垃圾(被弃商品)”的生产者。

普遍上,限制或禁用塑料袋的决定都是为了大环境、全体市民的利益而考量,这种牺牲塑料袋厂商固然一种打击,然而,企业如果不追随人类社会对环保日益重视的脚步而做出调整,必定是自取灭亡。

我国塑料厂商公会意识到环保的抬头,过去几年来,首先在雪隆地区不遗余力地推行塑料袋3R(减少、再使用、再循环)活动,正是与雪州政府全面禁止塑料袋计划的一种生存抗争。
值得深思的是,塑料袋被滥用的情况连发达国家也控制不了,我国的再循环设施是否能承载这些塑料袋?塑料袋的回收无法像旧报纸回收那样以高价吸引人,在醒觉意识及法规的缺席下,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自备购物袋、将多余塑料袋送到回收站?

(二)垃圾袋的销量增加
这就是未先学会爬行就要赛跑的后果。若塑料袋减少而垃圾袋的需求量增加,显示人们还是习惯将未分类的垃圾一起送往垃圾场及土埋场,这显示资源分类、再循环的工作未尽完善。

(三)替代品泛滥的后遗症
什么是最好的替代品?纸袋显示是另一个制造问题的方法。市面上最常见的无纺布(non-woven bags),其实也是塑胶原料制造而成的。它充其量能延长一个袋子的寿命,但是,一旦损坏后,除非被回收并再循环,否则也是无法被自然界分解,最终堆积成另外一种垃圾。

在纽西兰,有一家超市不提供塑料袋,反而将本身超市装载货品的箱子摆在显眼处,任顾客领取、购物,顾客使用这些箱子购物回家后,还可以变卖箱子换钱。

至 于可分解塑料袋,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一些隐忧:可分解塑料的成分若没有受到严格管制,也可能变成另一个环境杀手。究竟厂商有否加入有毒物质?使用植物成分还 是原油成分的可分解塑料?在暗无天日的土埋场之下,若无法满足分解所需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份,它依然是不死的恐怖分子。

我们也要慎防掉入一个自欺欺人的局面,勿让人们以可分解塑料袋的名义,助长人们不计后果地滥用及乱扔的恶习。

限制或禁用塑料袋的棘手问题往往让政府、厂商、消费者各方人士都陷入左右为难的局面。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否可以放弃一点点的自私、贪图便利的坏习惯,对于塑料袋(以及所有消费品)想好好才拿(买),想好好才丢?

至于那些继续选择事不关已的人,我只能说:祝你的下一代好运!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