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

巫统这班家伙

《火箭报》12月份专栏

最近槟城一所华人神庙本着乐善好施的精神,将售卖彩票所筹获的款项不分肤色地用来济助贫困。

不料, 巫统一班小心眼的极端人士看不过这种“一个马来西亚各族一家亲”的动作,捏造事实,导致有关“州政府强迫巫裔贫寒人士去华人庙宇领取回教福利金”的造谣短讯满天飞,还害惨吃饭都没有时间的首长林冠英及掌管爱心社会的行政议会彭文宝被警方问话,就连上述庙宇的管理人还被问话两个小时。

事源有关当局只是一番好意,要协助上述神庙将善款捐给真正的贫困人士,而代神庙发信通知各族贫困人士领取善款。惹上这种麻烦事以后,还有什么神庙敢再捐助非信徒?

在国阵那种马来人照顾马来人、华人照顾华人、印度人照顾印度人的“分治”做法下,这种华人神庙捐助非信徒的做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由于大家长久被一种特定思维统治,以致“回教徒”至“神庙”领取捐款变得非常敏感,好像世界末日那样大件事,硬是要把这种做法说成违反某一个社群文化、宗教规则。

问题时,回教徒不能到神庙吗?巫统诗布朗再也州议员阿力夏是个通晓华文的马来同胞,他出入神庙演讲会见选民的次数可能比神庙的信徒还多,巫统如果认为回教徒到神庙就是违规,是不是应该把阿力夏开除?

再说,所谓宗教规则是谁定下的?当人民捐血时,是否规定回教徒不可以使用非回教徒的血液?云顶赌场及啤酒公司的回教徒是否应该放弃他们的股份?当一个贫困人士连三餐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一个口口声声抱着规则的人是否准备为贫困人士解决温饱问题?

这一边,国阵政府花费几千万令吉来打造“一个马来西亚”,那一边厢,巫统这班小心眼的极端家伙却企图阻止神庙不分肤色地捐助各族人民的亲善活动,究竟是谁在破坏“一个马来西亚”?

2009/11/26

三笑“吸引人才回国”

独立新闻在线【松声竹韵/邓晓璇专栏】 首相纳吉到新加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与旅居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共进晚餐时说,政府将把我国打造成为一个更理想的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吸引全球专才以及海外人才回国。

他说:“我们将在马来西亚创造更多机会、更多刺激和具吸引力的事物,吸引散居海外的马来西亚人回国,也吸引外国专才前来这个国家。”

看来看去,首相在新加坡这个街上放眼都走着马来西亚及世界各地专才的地方发表上述谈话,让整个语境变得很滑稽,与实际情况格格不入。

我在想,帮首相草拟这份讲稿的人士,肯定以为所谓的人才都是要走就走,要回就回,反正这种国际峰会对各别的国家也没有什么具体建树,就聊一聊人才吧!

根据评论人引述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的资料显示,在外国工作的78万5000人公民当中,44%在新加坡,其它多数分布在港、中、澳、英、美等。

就 我个人而言,同班毕业的中学同学一半以上都散居在全球各地,双亲的家族成员加起来,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在新加坡工作或定居。当首相纳吉在这个与我国隔一水之 邻的新加坡谈论吸引人才回国的这番话时,我相信有三种人在笑:一种是新加坡人,第二种是移居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第三种是新山的马来西亚人。

新加坡人会暗笑,因为他们身边不乏离乡背井越过长堤到新加坡工作、求学的马来西亚人,潜意识中早已觉得自己的国家比邻国好,纳吉要招人才回国?怎么可能?

移居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会无奈地笑,因为他们在新加坡有太多难以放弃的东西,高薪的专业工作、1新元:马币2.40元的兑换率、交通方便清洁安全的居住环境,不分肤色、强调绩效的竞争制度及良好施政,纳吉要招人才回国?怎么可能?

在新山的马来西亚人会嗤之以鼻地笑,而且在读完这篇报道后会说,废话!巫统这班家伙不是整天在赶那些不喜欢政府的人离开这个国家吗?结果这些人走了,纳吉你要用什么叫他们回来?

未体现对人才出走的理解
就业机会不够多样化、渗透各个领域的种族歧视政策、固打政策、朋党裙带作风、不争气的马币走势,都可以是人才出走的原因。首相在演讲中根本并没有展现出身为一国之君对本国人才出走应有的理解。

什么是“理想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越过长堤新山市最棘手的治安问题你要怎么解决?要“创造更多机会、更多刺激和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有什么具体策略?

很多成绩优秀的中学生,在无法进入本地大学或申请不到本地奖学金后,向他们招手的就是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及毕业后的工作机会,这些到新加坡求学的孩子,这一去,往往就是落地生根,若人才不回来,首相你能为接下来的优秀生做些什么?

事实上,少数不计薪酬回国效劳的专业人才,在政府机构工作时,也面对制度化的歧视、“恨铁不成钢”的情况,最终也心灰意冷、收拾包袱再次远走他乡。

宏观而言,纳吉说得没错,国民若为了拥有更好的前途而选择在海外谋生,绝对不能视他们为不爱国或者不效忠祖国。这些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不断寻找能够发挥所长的就业机会、好公司和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如今人力资源趋向全球化,年轻人都选择在可让他们发挥专长的国家工作,因此,我们绝对不能以他们是马来西亚人,就认定他们必须留在马来西亚工作。这些在海外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大多数怀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说穿了,纳吉很明白,政府给不到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也还没有打算检讨国家政策出了什么问题、(全球化嘛)那么多爱国的人才出走我们也没办法、政府也还没有认真思考接下来如何留住人才……

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愿意离乡背井、远离家中鬓发渐渐灰白的双亲,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开始、重新适应一切东西呢?

拜 托首相先生,在地方政府学会如何治理水沟之前;在“新经济政策”被另一个没有“土著”与“非土著”之分的政策取代之前;在教育上落实绩效制并确保我们的部 长们也争着把孩子送入本地学校、国立大学之前;在良好施政实现之前,请别再轻浮地谈论“吸引人才回国”的课题,我真的不想再看见你被别人当笑柄。

2009/11/07

普缇,好样的!

《火箭报》11月份专栏

她的出现,就像电影情节那般梦幻。

三色条纹的头发、紧身上衣、多层黑裙。一口咬定,赵明福之死“成他杀”

比起其他几位衣装笔挺、形象专业的本地法医,这名看起来不像法医的泰国法医,胆敢下了一个如此震憾性的结论。

所有的报章,在20091021日之前,根本提都不敢提“棺验尸”四个字,整个媒体界,受到一个不拘专业形象的法医供证的刺激,向前跨了一步。

我们应该感到羞耻。舆论之窗,竟然借助了一个外国法医的力量而打开的。

我们应该感到羞耻,因为我们任由那些不知自己为何身为法医的人士,在解剖台上,可能没有完成那些符合本身专业的工作;在神圣的死因调查庭上,说着一些不符合本身操守的话。

一个人,要有多执着、要有多少对本身工作的热诚,才能如此不辞劳苦,并且不畏困难及恶势力的威胁,无论情况多么不利于自己,他依然快乐地忠于职守。

很多人对那些在赵明福案件中出庭供证的法医、反贪委官员感到不可理喻,原因是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赤祼祼地暴露了本身的无能、无知,同时也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受制于某一方。

他们当中,大多数误打误撞下做了这份工,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执着、没有热诚,又辛苦又不快乐,上头指令下来,不论对错,交差就算。这些人,面对困难及恶势力,利字当头,当然选择苟且偷生。

也有很多人,就像雪州反贪委会副主席那样的冷漠,他供证时说,在得悉赵明福坠楼后,他连正眼也没有看过死者的尸体一眼。

我国公务员占了国民人口的4.68%,比其它国家是日本(3.23%)、泰国(2%)、韩国(1.85%)、菲律宾(1.8%)及印尼(1.8%)。这122万公务员人口当中,如果有10%的公务员是在上述的精神状态下工作,可以想像那种后果是什么吗?

普缇法医不仅以她的外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由于她过去的查案记录,坚守本份,不畏警方、黑帮的缉捕通令,发扬让尸体说话的法医精神,让关心赵明福坠楼案的人民,对她有所期待。

不论结果如何,普缇敬业乐业的精神,正是很多人要学习的!

2009/11/02

吉隆坡为何那么脏?

独立新闻在线【松声竹韵/邓晓璇专栏】周末,陪老外朋友在吉隆坡遛达,开着车子迷路了几回以后,我决定把车子停放在一个轻快铁站,再乘搭轻快铁前往市中心。

从Pasar Seni轻快铁站徒步前往富都巴士总站,一直是我多年以来的恶梦。在吉隆坡生活、工作期间,逢过年过节、朋友到访,我最厌恶的、但是最难躲过的地点,就是这里。

这里可说是汇集国内外人口的市中心旧城区。自从我懂得搭巴士往返吉隆坡以来,在我眼里,它就是这个大都会的一个耻。

一出轻快铁站,走在人来人往的路肩上,你会担心自己的随身物件被扒走,下过雨后,要避开地面东一块、西一块黑压压的积水。这么多年来,行人交通灯永远不能准确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你不会知道转弯的车子什么时候会撞到你。

在小巷里煮食的小贩们,据说也是老树盘根的“古迹”,这些“古迹小贩”和自由行走在水沟中的老鼠共存共荣的景象,还真是吉隆坡市政府不可抹煞的“功劳”。

城市转型茨场街文化不再

老外朋友手中那本马来西亚旅游指南中,大力吹棒了“Chinatown”,我本来极不乐意带她去那里,但是,做为一名游客,她坚持说要看过才知道是什么。

一路走到茨厂街的入口处,我告诉老外朋友,如果没有我陪你,什么都别买,都是些盗版货。这也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马来西亚”的地方,因为商品的价格分成“马来西亚人价格”和“外国人价格”,谁不知道这个公开的秘密。

很多年前,这里曾经有很多书店,大众、大将、商务等等,现在已经鲜少听人提起,这是人口迁移、城市转型所致。

写 到这里,原谅我穿插一个题外话,一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最近感叹说本地华文书的市场越来越小,本地华文书藉的出版成本、包装比不上中国、台湾,而华文读者 的品味、需求、互联网的打击也是因素之一。我们都感叹,如果华校培养不出有品味、有阅读思考能力的华文读者,那么辛苦维护的华文教育还有什么用?

国人不顾何怪外劳?
政府忽视无车阶级

回来正题。往前走,一个路人随手一丢,马路边多了一个纸杯。路边的垃圾桶形同虚设,因为其周围的垃圾,看起来比垃圾桶里的垃圾还要多。满地的垃圾,让人连走在街上都感觉到阵阵的臭酸味。

别责怪外劳,我记得一名园景规划师曾说过,一个受到照顾、整洁的地方,任谁也不舍得破坏它。如果政府管理人员懂得包装一个城市、国人懂得照顾本身的市容、执法人员能像扫荡风月女郎那样认真地扫荡垃圾虫,情况或许不会那样不堪入目。

耳边开始传来巴士车票贩的叫卖声。真的服了吉隆坡市政局,竟然能够容忍富都车站如此一个脏乱、停车位永远不够的巴士总站。这是几乎每个前来吉隆坡的国内外巴士乘客的必经之处,那些管交通的、管巴士车站的,你们醒了没有?

一个政府设立怎样的巴士总站,可以看出他们如何看待还不起油钱、过路费的人民,谁叫你没本事,连国产车也买不起?

淋着雨追巴士、在车来车往的大马路边呼吸着巴士吐出的二氧化碳上车、下车,要与不用计程表的德士司机杀价,以便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要不然,就是防着攫夺匪站在路边等候亲友;再不然,就得提着大包小包,日晒雨淋前往远处的两个轻快铁站。这就是马来西亚人的尊严。

首都应为全国城市之表率

老外朋友从槟城来到吉隆坡,看到这样的“Chinatown”不免感到有点失望。走在茨厂街周围,她说,建筑物和乔治市的很像。我看到被荒置的建筑前堆满了垃圾,好像从来没有人收拾过,店门前的水沟里堆积着满满的垃圾,市政府的垃圾承包商去了哪里?

印象中的吉隆坡,除了国油双峰塔、安邦路、几个游客景点区给人比较城市化、整洁、舒适的感觉之外,其它马来西亚普通百姓出入的地方,都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

难怪,邻国世界公认花园城市的国民一踏上我们的土地,口中总会说:“so cheap(商品), so dirty(环境)!”

记 得几年前蔡明亮的电影《黑眼圈》的本地上映时,一些神经敏感的官员抱怨这位导演为什么只拍摄吉隆坡丑陋的一面?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原来这些官员还知 丑。可是,既然他们觉得电影中写实的吉隆坡丢人现眼,为什么不去想想如何改善这些丑陋面,让街道更加整洁?如何让每个富都巴士总站的使用者赞不绝口?

吉 隆坡这个部分的脏与乱,让我想起家乡新山以及目前讨生活的槟城,半岛三个主要城市排排坐、比比看,还真是五十步笑百步。身为马来西亚人,我还是希望作为一 国之都的吉隆坡能够树立一个好榜样。或许,唯有在首都的整体环境、生活素质提高后,其它边城才会懂得照镜子,跟随首都的改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