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消费“环保”要精明

《独立新闻在线专栏》汽油最近又涨价。RON95 从原本的1元75分涨至1元80分,RON97则从原本的1元80分,涨至2元05分。政府在广告宣传片中不断强调RON95省钱又环保;一些人则认为RON97最环保,政府调高RON97的价格,等于要人民开倒车、使用不环保的产品。

然而,一些真正从事石油提炼的人士会告诉我们,RON值的高低并不直接等于是否环保。无论是RON95还是RON97,环保与否,往往还得取决于引擎的需求及车子的性能。

从石油资源有限、油价不可能永远平稳的角度来说,取消汽油津贴绝对是其中一种控制方法,否则可再生能源永远没有出头的一天。

地球上所谓的文明地带,如今进入了一个讲究“环保爱地球”的年代。这是人类在违反了与大自然与谐共处的原则、肆无忌惮地榨取天然资源后,遭受了巨大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后得到的痛悟。

由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抬头,生产及销售策略也随着这种需求的渐渐改变。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挂着“环保”名义的产品,环保书本、环保美容产品、环保汽车、环保有机食物、环保纸尿片、环保电灯、环保建筑、环保企业… …

美国自然行销研究所在2008年一项针对美国消费人行为的研究发现五种消费模式的比例分别为:

  • 活跃于环保课题,选购环保产品的消费者,占17%。
  • 政治上非环保人士,但崇尚健康自然生活,占17% 。
  • 有良好意图,但选购产品时也受其它因素影响,占24% 。
  • 跟随主流消费行为,占26%。
  • 完全不理会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社会的影响,16%。

此外,商家也发现,一些对环境友善的产品销售有上升的趋势,既使是在经济不景的情况下,这类产品依然屹立不倒。我国的出口市场如:欧盟地区,在近几年来,也定下了严格的商品环保标准及规格,国内制造业面对出口竞争的压力也自然被迫做出调整。

“环保产品”未必环保

为 了保障消费人的权益,各国也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环保标章(Eco Label),德国早在1978年推出这类认证,国际上最普遍的环境管理认证就是ISO14001。 而我国类似的标章,出现在1997年由马来西亚规格及工业研究局发出的品质保证认证(SIRIM QAS)、接着有联邦农业行销局发出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马来西亚能源委员会的能源效率(EE)、建筑师协会发起的绿色建筑指标(GBI)等 等。

在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环保认证、声明中,消费者还是要保持清醒、精明。就在槟州政府今年七月宣布每个星期一为“无塑料袋日”后,市场上 突然出现很多自诩环保的塑料袋替代品。当中有纸袋、有可降解或可生物降解购物袋,不胜枚举。然而,这些可降解或可生物降解的产品究竟有多少环保的能耐?任 何降解过程都需要借助大自然的外力包括热能、阳光、水份或细菌。一些可降解的产品,最后只是变成微分子,成为碎片型的物质存在于大自然中,被鱼儿吃进肚 里,再被食鱼的动物或人类吃回身体里。

高效的环保认证应该兼顾一项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生产、销售、使用及废料处置。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产品 的消费者,当你遇上家具厂商告诉你他的家具很环保,因为生产过程没有使用任何化学产品。先别被吸引过去,你首先可能要了解他的木材原料来自哪里?是不是原 始保护林的走私木材?是不是非法伐木的原料?

“漂绿”动作误导消费人

当你入住一家酒店, 发现床头摆着一张小卡片,促请你重复使用毛巾或被单,“拯救地球”,也别马上为这家酒店套上环保救世主的光环,他们的目的很可能简单:减少开销(恰巧能够 节省用水)。而在实际业务中,他们可能没有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或者让厨师开着水管一整夜来去除牛羊肉的腥味,更不用说或者并没有有效利用资源。

上述环保动作的另一面可能就是“漂绿”。“漂绿”正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副产品,是一种企图误导消费人的行为,让消费人以为某一家公司实践环保运作或某一种服务或产品是对环境友善的。

北 美一家环保策略公司Terrachoice曾在今年4月发表一份报告《漂绿七宗罪》(The Seven Sins of Greenwashing),他们针对北美2219个拥有4996个环保认证或声明的产品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产品,是没有犯下伪造声明、混淆视听的嫌 疑。

报告书中所谓的“漂绿七宗罪”或许可以成为消费者的一个购物参考:

  1. 隐埋弊端之罪,比如:快餐店的所有纸包装都标上“可再循环”,可是这种一用即丢的包装,其生产过程即污染空气也浪费水源。
  2. 举证不足之罪,比如:随意印上“永续产品”、“环境友善”等流行字样的标签。
  3. 含混不清之罪,比如:“无化学成分”的洗发水。
  4. 无关痛痒之罪,比如:“不含氯氟烃”的杀虫剂(CFC, 其实这种物质早已被禁用)。
  5. 东施效颦之罪,比如:“有机”烟草。
  6. 撒谎诈骗之罪,比如:未经审核,直接印上环保认证。
  7. 崇拜认证之罪,比如:自制看起来像环保认证的标章。


看来,消费人仲裁庭未来的责任更加艰巨,在环保意识抬头的年代,有心选购环保产品的消费人更加需要慎选产品、细读产品说明,不要让犯下“漂绿罪”的产品泛滥市场,那些认真制造环保产品的业者才会受鼓舞,有信心继续为永续生活而努力。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