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手杂志》专栏
华教节,我决定把不久前的一段经历及感受写下,希望与和我一样毕业自华小、独中的兄弟姐妹们共勉之。
不久前,我出席一个坐着各种族人士的官方场合,大家用着英语、国语在交流、发表意见。突然间,一名年轻人站起来,走到麦克风前,用华语自称自己目前的上海 念大学,希望出席交流会的人士,若懂得华语,应使用华语,不要浪费林连玉先生争取教育平等的苦心,不要让华教的努力白费。
当时,很多人都错愕了一阵。现场的巫裔及印裔朋友也突然反应不过来,直到司仪做了翻译后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不同场合应用不同语言
当时,我很想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华小、独中也有教你马来文、英文,让你能够与其他不懂中文的人士沟通,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语言,你应该谅解。
过后,我反过来想,他选择在官方场合讲华语是不是他的自由?为什么华文、淡米尔文不能登上官方场合呢?反正翻译可以解决传达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自由表达想法的自由。
面对这种情况,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我国的官方语文是国语、英语,太久没有人去质疑了,我国历史上曾有领袖为了争取华文、淡米尔文为官方语文不遂而辞职的事件,也早已渐渐被人遗忘。
外在多元内在贫瘠
我们的社会,外在多元,内在贫瘠,连路牌也容不下一个中文字,这不叫"打压",我想不到其它更恰当的字眼。
我们的社会,令一个国民使用华语在官方场合发表言论,也看起来那么不舒服、不协调、那么地卑微。
有一些评论人说,我国华人当首相不是问题,但这个"华人"可能是在马来家庭长大,在马来学校读书、吉兰丹人。意味着读华校的华人、读淡米尔学校的印度人,在国家政治现实里,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领导全体马来西亚人的领袖。
黄明志最近因"丘老师ABC时间"而被舆论追打,但有一句歌词烙印在我脑海:“讲华语的小孩子几时才能抬头挺胸?”
为了抬头挺胸 华教才坚持至今
很多人忘了,就是为了抬头挺胸,华教才能坚持到今天。可惜,华校长期以来依靠有限的民间资源,大多数先天营养不良,导致后天国内主流政治、经济、科技、哲 学、环保等领域的华文主流论述,无法占据一席之位。今天,又有多少名华校毕业生,能使用英语或马来语,向其它同胞解释华教在我国的存在意义?
我自认并非是那种认为"华人一定要学华语"的华校生,但身为在讲华语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使用华文学习的过程让我打下的学识根基,可说是终身受益。
多元社会应包容与尊重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庆幸,在华小、独中、大学求学时,我学习到多元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包容与尊重。我的英文、马来文或许不够好,但我不会取笑别人连自己的中文名也不会写。对于那些存心反对多源流教育的人士,我认为,他们应该给予华校生最起码的人权尊重。当你们剥夺别人的选择权时,你已经在破坏国民团结。不喜欢?不认同?对不起,那是你家的事。
最后,华校生若要抬头挺胸,除了庄敬自强,还得时常关心国内各族、各阶级人民所面对的问题,继续争取制度上公平地位、合理的资源分配。华人、华社、华裔政治人物若再谈关心华教,别再因为它是“华人的东西”,而应把它当成马来西亚人共同的资产来珍惜、管理,才能发展其优势,弥补其不足。
2008/12/1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