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ed in Sinchew on 5 April 2008
回顾选举,回教党在1999年大胜,却在2004年几乎全军覆没,政界常常对此提出一个解释,那就是回教党错把选票诠释为成立回教国的"支持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多数选民并不是真的支持回教国,只是不想把票投给国阵,在别无选择下的情况下,投了"反对票"。
结果,1999年之后,在国会里占大多数议席的回教党大力提倡回教化政策,巫统领袖为了与回教党"竞争"回教化,无数次不理会国内非回教徒的感受,擅自诠释宪法,硬生生将马来西亚变成一个回教国。
2001年9月29日,前首相马哈迪在民政党大会上宣布我国是回教国。接着,现任副首相纳吉也在2007年7月17日宣布我国是回教国。完全违背我国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以及我国最高法院法官们的意愿,他们曾经无数次说明,宪法赋予我国做为一个世俗国的地位。
回教党与行动党在替阵内的牙齿痕,源自于两党在"回教国"课题上处于全然不同的立场。行动党毅然退出替阵后接下来几年,是分?是合?一直都是两党人士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在野阵营一直关注的焦点。
刚过去的2008年大选,选民的投票倾向让许多人大跌眼镜。选前,一些民意调查机构还曾针对选民投票倾向进行调查,当时的报告显示马来选民投行动党,或者非马来人投回教党的倾向不太乐观。
结果,在行动党选区,马来区的成绩令人看傻了眼;而回教党,也获得了大量华、印裔选民的支持。在霹雳州,各族人民更是巧妙地"撮合"了三大在野党组成联盟政府。
三个在野党就像三个常闹意见的同学,如今,为了要完成选民指派的作业,不得不放下歧见,认真看待一起合作所可能为我国政局带来的新格局。
现在,三个在野党在"人民联盟"的名义下整合,一直企盼三个在野党合作面对国阵的人士最开心。然而,政治现实里,成熟的政党都已建立起本身的意识形态、斗争理念。在合作的背后,各政党之间必然继续相互竞争本身的斗争理念,也唯有那样的竞争、角力平台,才能容许三党在共同的斗争原则之下,最大限度地找出符合人民利益的交集、平衡点。
回教党主席哈迪阿旺发表了一翻颇玩味的谈话:"我们必须把三党的共识放在前头,国阵无法带来公正、平权等等,人民也已发出很好的讯息,当非马来人投选回教党,而民主行动党的支持者投选回教党和人民公正党,回教党的支持者也投选民主行动党,这是渴望巨大改变的讯息,以致被称为'政治大海啸',我们必须尊重这个讯息,联盟必须顺应大选形势作出改变。"
有史为鉴,选票是复杂的,任何政党都不应轻易地将选票诠释成本身的"纯支持度",人民通过选票要表达的真正意愿是改变,三大在野党在共存的前提下,需适时调整位置,作出改变也无可厚非。届时,那种根生蒂固的种族、宗教称霸的政治生态,是否会因这场大海啸被席卷入南中国海?确实值得期待。
2008/04/05
Subscribe to:
Posts (Atom)